HOME

WORKS

CV

NEWS




„Aufzeichnungen“ und Aufzeichnen
de    | en
|
華文
2023-          A Place Out there,
                   An Out-there Place

2021-          Apfelatlas
2017-2020: AVe Maria
                   (NOVEL/ ARTIST BOOK)
2017-2018: Our Gaze
2016: book semiotics
2016: Heinzelmenschen
2014: A Traveler's Guide to 
         Ride-sharing
          (NOVEL/ ARTIST BOOK)

2013-2015: flip!
2010-2012: zusammenhang
2009-2010: silent years
2008: Materialpoesie
2007: flaschenpost
2007: abwesend, anwesend

Zeichnungen/ drawings/ 圖畫
Kalligrafie/ calligraphy/ 書法

book design/ 書籍設計



鄒永珊的創作理念與經歷


其創作形式涵括繪畫、書法、文字,喜好瑣碎與細節,同時著迷於往抽象行進的嚴格錘鍊。

自2006 年她的創作涉及書寫與製書,並以「筆記」界定她個人的藝術形式,建立她獨特的符號學。她以她的筆記鋪展多元文化視角的廣度,經由創作書籍物件來實踐感官間 的聯覺可能,由書法的視覺表現出發,探討圖像與語言的關係、認知與意義之間的關係,觸及、甚至拓展溝通 與詮釋的範疇。

在她的寫作裡,鄒永珊透過德文這個精準的語言對她的啟發,以一種極端的細緻探入華文幽微之處,去觸摸與再現華文文字的肌理,探索並建立文字的造型,從而翻轉出一種超越寫實的華文創作形式。

除了視覺與文字的創作,鄒永珊也積極與其他領域的藝術家跨界合作:於進行小說《鐵道共乘旅遊手冊》途中,她同時與作曲家林芳宜合作,參與了2014 新點子樂展〈人聲風景—跨界篇〉創作發想,試圖進一步將「筆記」與「記譜」(Notation) 銜接,打開新的創作疆域。

自2013年她開始與優秀的文學譯者暨相關人士合作,一齊推動華文創作國際版權事務,並嘗試以翻譯的觀點看待文化之間的流動、創作形式之間的互通或各自無從取代的本質。

2015年她成立了自己的獨立出版單位Luftschlösschen,側重其藝術作品的出版;於此同時她亦回歸文字與視覺藝術的交界點——書法,以中國 書法為標的開展一系列的研究與創作,尤用功於自古篆始的早期書體乃至漢隸,爬梳中國古代書法的造型特徵,羅列其觀察作為該書法計畫的一環。

除了書法計畫,她仍藉由不同的創作蒐羅整理她關注的主題以及探求下一階段的創作形式,2017年至2020間她進行了《萬福瑪麗亞》的寫作計畫,將「以文字來討論視覺」作為這本小說創作的形式觀念。


鄒永珊的「筆記」

由於對瑣碎與細節的偏愛,鄒永珊穿透日常事務與織羅細瑣事物發展出其獨特的材料符號學,她將這特別藝術形式命名為「筆記」。她的作品著重於圖像與語言之間 的對話,以及內容與書寫過程之間的對話——後者尤其受到書法的影響。她戮力於探究書法與文字兩者的直接關聯,並尋求更貼切的表現方式。

鄒永珊的作品主要以書的形式呈現,鼓勵讀者維持慣例的閱讀姿勢來經驗她的作品,感受材料與(畫面中的)文字間的張力,以及作品與觀者之間的往來。在此用意 下,作品與觀者的物理關係影響了觀者對作品的感知。觀者——或者讀者可以將書捧在手中,能與藝術作品有 私密的互動。

透過跨領域、跨技術與打破材料使用疆界的實驗,鄒永珊翻轉閱讀/觀看的視角,為觀者開啟更多經驗作品的可能性,她的「筆記」更發展出如同物件(objects)的獨特品質。

在她探索圖像和語言之間的關係時,鄒永珊將多文化觀點對她的影響也合併到她的創作之中。她思考使用不同語言(表現)產生的溝通,並且追索透過閱讀/觀看 ——閱讀文字|閱讀圖像|觀看圖像|觀看文字——人的認知會如何建立。鄒永珊的「筆記」與閱讀裝置正是在這兩種主要視覺運動的微妙邊界處探問閱讀本身的可 能,在此數位時代我們對書與閱讀又可以有什麼不同理解。

在「關係」 這組系列作品裡,鄒永珊投身於展現閱讀本身的可能性:當我們拿起一本書,翻開書頁,我們與書——一個具象的物體有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溝通,而不僅只有視覺參 與了閱讀的過程;同時讀者在閱讀關係中的每一個動作也改變了書。人與書的互動既是一場遊戲、私密的對話,也是不可逆的彼此濡染。

另外,每一篇書頁翻開,它也是一幅圖像——延續探究閱讀的圖像性,鄒永珊創作了「flip!」, 一組藉由動畫媒介來實踐閱讀的作品。

直言之,每件flip!是一本書中書:由「關係」系列的書延伸,原書的物理臨在經由攝影手法從其三度空間形式「溶解」,遞減為二度空間形式,成為相片。這些相片接著被裝訂成冊,成為手翻書,作品回歸到有形體的物質世界。

當原本的書籍物件(母書,作為flip!們的主體)與它的讀者之間的物理關係透過減維度法、去物質化的過程截然分離,這些從母書脫胎而來的圖像因而可被客觀觀察。又,在讀者翻閱 flip!們時,書中圖像的變化仍能追溯母書被閱讀時的軌跡。flip!們自身搭建了閱讀的第二個階段,以圖像呈現「書在閱讀過程中怎麼改變」提升我們在閱讀時的自覺,並且針對「書最初是怎麼讓人經驗的」給予直接的洞察。

與其母書相比,每本flip!成為一嶄新獨立的物件,擁有其獨特的物質特性與外觀。當它與其母書同時展示,閱讀母書的聯感經驗可與其flip!的內容相比 較;再者, flip!們意在展現母書們每一頁作為圖畫的圖像特徵,並以視覺的方式呈現了閱讀的翻頁過程:它是閱讀本身的筆記。

鄒永珊更嘗試將「筆記」延展至不同媒介,除了書籍物件更跨向錄像。因為透過媒介的轉換,關於閱讀的不同聯感經驗便能以不同的視點開展;憑藉錄像技術甚至可 以將讀者納入書籍因閱讀而變化的歷程,此時讀者的閱讀行為也成為作品的一環,記錄於書頁或錄像中。此時讀者與書籍的關係由於閱讀變得密切,其閱讀成為改變 書籍樣貌的一種主動參與,或者讀者本身的「表演」。

拍下讀者於不同情境與場合閱讀的過程,作成錄像,它們除了可視為閱讀行為的動態筆記,更揭露了讀者在訪談、告知錄影跟未告知錄影的情況下,其閱讀行為的差 異,該差異來自讀者在他者的視線中是否「表演」閱讀,他們的肢體語言反映出人身處公共空間進行閱讀這類私密行為時的意識。在上述動機之下,鄒永珊發展出 〈我們的凝視〉這組裝置作品,並且從這作品蒐集到的讀者行為提取適用的元素,融入於小說《萬福瑪麗亞》中。







 





TOP

HOME

WORKS

CV

NEWS